我省每年中考都有十多万的考生参加考试,因此中考制度的每一次调整变化都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商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此次调整后的中考制度仍以学科等级呈现考试成绩并作为录取的门槛,如省一级学校只录取各考试学科成绩达到C等及以上、且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B等及以上的考生。
学生:通过比较原始分有助于找准自己的定位
昨日,记者在海口一中、九中、义龙中学等学校随机采访时,除了部分初三学生对中考制度的调整有所担忧外,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支持,觉得录取时采用原始总分的方式,不仅容易明白,而且也有助于理解自己知识水平所处的位置,找准定位。
初三学生小陈告诉记者,昨日回家看到父母从报纸上收集的中招调整方案后,他觉得从卷面分调整到成绩呈现和使用都还比较能接受,就是各学科等级划分根据全省当年的考生人数比例按考试成绩从高到底依次确定比较有压力。
据悉,此次调整后,中考的8门科目满分800分,其中占40分的体育成绩被很多同学所看中。初二学生小林称中考的每一分都很重要,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体育考试最为简单,如果在体育考试上丢分会很可惜,所以要加强锻炼尽量争取高分。
“在录取时,如果用原始总分,我们能更清楚自己与努力目标之间的差距。”初二张同学称,去年中考我省总成绩等级分和总星数的最高值为84分14个星,这个成绩是通过等级换算的办法算出来的,过程太复杂,用原始总分的话就会清楚地了解与想考的学校差距。
家长:等级分换算复杂且导致同分同星考生多
“我儿子是今年参加的中考,当时看到他的成绩真的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不懂怎么算出来的,所以根本就不晓得这个成绩有没有反映出孩子的真实水平。”家长徐先生说,在得知中招制度调整后觉得挺好的,他认为像高考、中考这些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制度,就应该通俗易懂,让老百姓明白是这么回事。
家长李先生称,原有的中考制度中每科卷面满分均为110分(除体育外),加上体育成绩,八门科目考试分数转换为等级分后,我省中考等级分满分为84分14星。他认为经过转换,中考分被人为的压缩,压缩后的等级分是极大的淡化了考试的区分功能。例如中考等级分为70分的,与满分相比,表面看来只有10多分差距,但以中考原始分来看就是100多分的差距;如果中考等级分是60分的,可能就有200分左右的差别。而原有的中考等级分正好淡化了初中毕业生的这一差距,导致同分同星的人数过多。
省教育厅:学生要想考“省一级学校”不能偏科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原有中招方案突出强调促进学生各学科平衡发展,保证学生各学科的共同基础,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点是有差异的,过分强调学科平衡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原有的中招方案以等级总分呈现考试成绩,不符合人们的理解习惯,且这种呈现方式缩小了分差,导致同分同星过多,录取时难以区分,退档多且退档后考生及其家长难以接受等。经过调整,2013年中考各考试学科等级、原始分总分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主要依据。而省一级学校只录取各考试科目成绩均达到C等及以上、且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B等及以上的考生,这就强调了考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均衡发展,不能过早偏科。根据调整后的中招制度,各等级根据全省当年考生人数比例按考试(考查)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其中,A等级占全省考生总人数的10%,B等级占全省考生总人数的20%,C等级占全省考生总人数的30%,D等级占全省考生总人数的20%,E等级占全省考生总人数的15%,F等级占全省考生总人数的5%。也就是说,考生要想考入省一级学校,各科成绩至少要达到C等(含以上)的60%以内。希望经过调整的我省2013年中招制度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